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尝试过很多讲解的方法,也写了很多分析方法,解题技巧,在这篇推文中全部删掉了(需要的可以查看之前的推文)
通过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学生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最适用
作为老师,跟学生讲清最基本的原理即可
所以这里只提一下最常规的方法和思路,重点介绍一种分析方法
能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必定会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
一、分析思路
多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的分析方法与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一样,本质都是关注生成物(一定有)和剩余的反应物(哪种物质剩余就含有哪种物质)
二、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
以Fe和CuSO4溶液为例
我们按照把Fe慢慢加入到CuSO4溶液中来分析
1.Fe刚开始和CuSO4反应
生成物:Cu、FeSO4
过量的反应物:CuSO4
2.Fe把CuSO4反应完
生成物:Cu、FeSO4
过量的反应物:无
3.Fe过量
生成物:Cu、FeSO4
过量的反应物:Fe
三、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
以Fe和Cu(NO3)2、AgNO3溶液反应为例
按照最强和最弱的优先反应的原则
Fe先和AgNO3反应,AgNO3反应完之后再和反应Cu(NO3)2
我们按照把Fe慢慢加入到Cu(NO3)2、AgNO3溶液中来分析
1.Fe刚开始和AgNO3反应
生成物:Ag、Fe(NO3)2
过量的反应物:Cu(NO3)2、AgNO3
重新排列,滤渣:Ag;滤液:Fe(NO3)2、Cu(NO3)2、AgNO3
2.Fe把AgNO3反应完
生成物:Ag、Fe(NO3)2
过量的反应物:Cu(NO3)2
重新排列,滤渣:Ag;滤液:Fe(NO3)2、Cu(NO3)2
3.Fe开始和Cu(NO3)2反应
生成物:Ag、Fe(NO3)2 | Cu、Fe(NO3)2
过量的反应物:Cu(NO3)2
重新排列,滤渣:Ag、Cu;滤液:Fe(NO3)2、Cu(NO3)2
4.Fe把Cu(NO3)2反应完
生成物:Ag、Fe(NO3)2 | Cu、Fe(NO3)2
过量的反应物:无
重新排列,滤渣:Ag、Cu;滤液:Fe(NO3)2
5.Fe过量
生成物:Ag、Fe(NO3)2 | Cu、Fe(NO3)2
过量的反应物:Fe
重新排列,滤渣:Ag、Cu、Fe;滤液:Fe(NO3)2
四、解题思路
刚开始解题时,可先列出反应的5种情况,熟练之后一般30s内能够完成,此方法正确率极高,但是比较耗费时间
下一阶段可以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直接进行分析,直接分析有两条思路
①根据题意,判断反应进行到那个阶段,在脑海里呈现反应的情况
②根据滤液和滤渣不能共存,去分析选项
五、一些解题技巧
用于辅助做题,自行理解,不需刻意记忆
1.最强的和最弱的优先反应
以铁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为例
按照最强与最弱的优先反应
第一步是铁与硝酸银先反应,第二步为铁与硝酸铜反应
这里我们假设铁先与硝酸铜反应
我们可以发现生成的铜仍然会与硝酸银继续反应
所以本质上还是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待铁把硝酸银反应完全后,才会和硝酸铜反应
2.有强金属必无弱盐
以铁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为例
因为铁会与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若有铁则必无硝酸铜和硝酸银
因为铜会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若有铜则必无硝酸银
3.有弱盐必无强金属
以铁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为例
因为硝酸银会和铁、铜反应,若有硝酸银则必无铁和铜
因为硝酸铜会和铁反应,若有硝酸铜则必铁
4.同一种金属元素,不在滤液必在滤渣,不在滤渣必在滤液
注意:同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同时存在于滤液和滤渣中
5.金属,有强必有弱
以铁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为例
因为铁会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若金属有铁,则溶液中必然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可推出银元素和铜元素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所以金属有铁则必然有铜和银。
同理若金属有铜,因为铜和硝酸银反应,则溶液中必然没有硝酸银,可推出银元素以金属单质形式存在,所以金属有铜则必然有银。
所以金属,有强金属必然有弱金属
6.盐溶液,有弱必有强
以铁和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为例
因为硝酸银会和铁、铜反应,若溶液中有硝酸银,则金属必然没有铁、铜,可推出铁元素和铜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溶液中必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
同理若有硝酸铜,因为硝酸铜和铁反应,则金属中必然没有铁,可推出铁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溶液中必有硝酸亚铁
所以盐溶液,有弱金属的盐溶液,必有强金属的盐溶液